NFC和5G解决方案为移动支付和移动通讯提供强大基础保障
恩智浦半导体(纳斯达克代码:NXPI,以下简称“恩智浦”)在近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(Mobile World Congress)上,携手高通、诺基亚等合作伙伴发布多项针对NFC移动支付和5G网络的合作成果,全面展示最前瞻的创新技术、产品和解决方案,充分彰显了其在移动安全互联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产业推动能力。
NFC和5G解决方案为移动支付和移动通讯提供强大基础保障
恩智浦半导体(纳斯达克代码:NXPI,以下简称“恩智浦”)在近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(Mobile World Congress)上,携手高通、诺基亚等合作伙伴发布多项针对NFC移动支付和5G网络的合作成果,全面展示最前瞻的创新技术、产品和解决方案,充分彰显了其在移动安全互联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产业推动能力。
小米5采用恩智浦NFC解决方案两家公司将携手提升公共交通移动支付效率与安全性
恩智浦半导体(纳斯达克:NXPI,以下简称“恩智浦”)今天与小米公司共同宣布,双方将在公共交通移动支付领域开展合作。小米公司在今天发布的小米手机5中采用了恩智浦领先的安全元件与近距离无线通信(NFC)解决方案,将进一步加速移动支付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普及。
金雅拓(泛欧交易所NL0000400653 GTO),为MegaFon和VimpelCom提供产品,这二者联合起来拥有1.8 亿[1]使用UpTeq多租户NFC SIM卡*的用户。这些卡使用户能享受莫斯科新型移动购票程序的便利,并能在NFC智能手机上使用。利用所下载的“Troika”交通卡app,只要简单地将手机放在非接触式读卡器上,它就能使旅客登上遍布俄罗斯首都的地铁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。
意法半导体(STMicroelectronics,简称ST;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:STM)近日展示了最新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。随着半导体在先进汽车技术中的作用日益重要,意法半导体不断地开发出最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,包括先进驾驶辅助系统(ADAS)、设备互联通信接口和先进的安全/环保性能。
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方面,意法半导体展示了一款与以色列公司Autotalks合作开发的车联网 (V2X) 通信芯片组。
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迎向万物互联、智能互动的物联网(IoT)世界,为迎合这一趋势,意法半导体推出业内资源最丰富的物联网开发生态系统,以及使用该生态系统所开发的智能楼宇(smart-building)解决方案,同时还有各种先进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。意法半导体的物联网开发生态系统基于STM32 ARM® Cortex®-M微控制器,能够开发集成运算、检测、连接、电源管理和信号处理功能及适当安全性的智能模块。
意法半导体与艾迈斯半导体携手推出的NFC解决方案软件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上运行,是物联网节点与可穿戴设备非接触式卡模拟的理想选择
艾迈斯半导体今日宣布其能让空间受限设备实现可靠NFC耦合的增强型NFC技术已经应用于一款与意法半导体备受欢迎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相兼容的系统开发板。
贸泽电子即日起开始分销NXP Semiconductors的PN7120 NFC控制器。高度集成的PN7120为一个即插即用型全NFC解决方案, 能够轻松集成到任何嵌入式操作系统 (OS) 中。PN7120可协助创建创新型13.56 MHz NFC解决方案,从而加速针对物联网 (IoT) 的新型应用和用例的开发,包括各类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, 例如家庭网络网关和路由器、机顶盒 (STB)、音频设备、打印机和游戏机。
采用增强型NFC技术的AS3921外观非常小巧且具备低功耗特点,适用于最新一代可穿戴式设备和便携式设备
艾迈斯半导体今日宣布为智能手表、手环和其他空间受限设备制造商推出新的NFC(近场通信)解决方案,为非接触式支付和票务提供可靠支持。
两名恩智浦工程师致力打造的下一代无线体验获得欧洲专利局(EPO)表彰
恩智浦半导体日前宣布该公司的两名工程师荣获了业界享有盛誉的EPO欧洲发明奖。在巴黎举行的颁奖仪式上,Franz Amtmann和Philippe Maugars及其团队凭借其在发明近距离无线通信(NFC)技术方面的出色工作而得到盛赞。
参考设计整合了奥地利微电子的增强型NFC™技术与意法半导体的NFC 控制器和安全单元,为手机、穿戴式装置等内置微型天线的移动产品带来最快、最安全、最可靠的非接触式安全交易功能
奥地利微电子和意法半导体联合发布一个全新的NFC系统参考设计,可以为非接触式交易实现更高的便捷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,同时还能满足移动和穿戴式装置对纤薄外观的设计要求。奥地利微电子和意法半导体将于3月初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(Mobile World Congress) 中展示这一解决方案,且预告该设计将会颠覆NFC技术应用,并大幅提升NFC的实用性。
Apple Pay、支付行业倡议&针对移动支付提升消费者需求所有增长的关键因素
Strategy Analytics发布最新研究报告《至2020年全球手机NFC支付以超1300亿美元》指出,通过启用近场通信(NFC)支付功能的手机将占全球消费零售支出1300亿美元,这相当于2.54 亿手机用户每月支付5次平均每次消费低于9美元。报告预测至2020年全球NFC移动支付支出规模超过1300亿美元,“量化基于NFC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的机会,确定通过支付网络推出的Apple Pay推动非接触支付未零售商所接受,以及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需求,成为该行业增长的三个关键的因素。
习惯了手机远程控制后,智能家居还有什么玩法?很多人直接会往语音控制、手势控制或所谓的“意念控制”上想,以为这些才是手机远程控制外应有的智能。事实上,除了这些控制方式外,智能家居还有一些容易让我们忽视但又十分有趣的玩法。
NFC
作为一种近场通信技术,NFC由飞利浦半导体(现恩智浦半导体)、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,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。NFC的实际应用也十分泛,特别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,为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,如“不少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,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、大厦的门禁钥匙、交通一卡通、信用卡、支付卡等”。当然,也可用于“神奇”的智能家居。
在诺基亚如日中天的时候,谁会想到它仅仅不到4年就崩盘了?在谷歌引领全球信息入口的时候,谁会想到小扎的facebook会将它挑落下马?即便是大数据的鼻祖谷歌也没有从大数据中发现facebook找到的商机,这充分说明了用过往经验知道未来只能把你指到坑里去。现在,有些人罔顾新兴市场的机遇,仍旧用过往的思维指导自己,你不被市场抛弃我还奇怪了呢。
作者 钟丽清
这是一个什么东东? 昨天在物联网大会奥地利微电子展台看到这个设备,它可以支持银行卡主卡,以NFC形式和手机通信实现支付。有人说它是收款神器,还有人戏称其为打劫神器,试想下这个应用场景----甲:大哥,你欠我的钱该还了吧 ,,乙:没钱啊老弟,,甲:哥哥拿你卡在这个上面刷下就还了 乙: 你麻痹。。。 未来它会人手一台吗?
作者张国斌
苹果曾一直唱衰NFC,认为支付可以隔空完成,并想用ibeacon灭了NFC,不过从多方面得到的消息看, iphone6确实增加了NFC功能,还有人爆料说苹果已经和银联等机构达成合作协议,苹果Touch ID真正的杀手级应用要来了?中移动也曾表示今年要发货3000万NFC智能手机,NFC要火的节奏啊!不过如果NFC应用真的如果火起来的话,手机厂商决不能忽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,这个问题可能分分钟让用户把你的手机吐槽为劣质手机。
智能手机蓄势待发,将取代我们的钱包、钥匙和护照,但对催生技术的测试要求之高却尚无前例
中国,深圳 — 2014年7月24日 — 我们至今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一些实际上已经非常古老的技术,举几个简单的例子:我们的钥匙串、现金、信用卡和护照;这些技术有的是125年前的发明(比如说充值卡技术),有的则可追溯到6000年以前(比如说钥匙)。但这些古老的支付和识别方法即将经历一个历史性转变,因为这些方法正在被合并和集成到一个单一的设备中,这就是我们的智能手机。这是LitePoint公司全球市场高级销售副总裁Dana McCarty 先生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消息,他所在的LitePoint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测试技术的供应商。
提供更便捷、更安全的智能生活体验
大联大控股宣布,其旗下品佳将推出恩智浦半导体(NXP Semiconductor)NFC手机移动支付解决方案,提供更便捷、更安全的智能生活体验。
近距离无线通信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;NFC)是由NXP发起,并与Nokia和Sony等知名厂商联合推动的一项近距离无线技术。NFC独特的简单操作方式使其具备优越的使用便利性,而安全性也让他成为付费和金融应用的理想选择。
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出货量在2014年将成长到4.16亿支,年成长51.3%。预估到了2018年,全球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出货量将达11.7亿支,与2013年相较,出货量成长了约4倍。全球目前约有90%的NFC手机芯片皆由NXP所供应,2013年具NFC功能手机渗透率仅为18.2%,预估到2018年渗透率会攀升到64%。所以NFC存在相当大的潜力来改变消费者行为和消费习惯,并为移动商务创造新的商机。
整合射频技术、身份认证、安全交易、传感器和智能音频的尖端技术
恩智浦半导体(纳斯达克代码:NXPI)近日在上海展示其整合移动解决方案的尖端技术产品,彰显为中国市场提供安全和互联的产品和技术的长期承诺及努力。
移动设备正极大地改变着人类和网络世界的交互方式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(IDC)的调研显示,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8亿台,其中,中国将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。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积极寻求创新技术,使其产品更具竞争力。